01 行業資訊 NEWS
保監會:資產負債監管制度建設年底完成
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副主任賈飆21日表示,下一步,保監會將引導保險業充分發揮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功能,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渠道,服從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在負債端,進一步優化壽險保險產品結構。進一步積極鼓勵產險公司根據實體經濟特點,開辦企財險、工程險、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在資產端,進一步完善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配套政策,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疏通渠道,提高投資效率,減少投資鏈條,降低資金成本。此外,賈飆透露,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制度建設工作將于今年年底完成,于2018年起試運行。
合生向中國信達收購不良資產涉16.4億
合生創展7月時與惠州永華訂立框架協議,以聯合投資者身份推動執行重組計劃。公司為及代表惠州永華收購不良資產并透過向惠州永華提供借款作為收購撥資,且待訂立正式協議后,根據重組計劃收購銷售股份。8月時,公司向中國信達廣東省分公司收購不良資產,代價為13.64億元人民幣,約16.37億港元。不良資產包括收回總額約19.11億元人民幣,約22.93億港元。抵押品包括位于廣東省惠州市及惠東縣其他地區多個地點之若干土地使用權、住宅及商業物業及發展中物業以及中國多間公司之若干股權。惠州永華為惠州法院批準之合并重組參與者及公司之獨立第三方。
60余家上市公司入局保理 資金資產兩端創新難題待解
65家公告設立保理子公司的上市公司中,約有一半為制造業企業,其余散落于租賃與商業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等行業。如三全食品(002216.SZ)在其成立公告中稱,商業保理更看重下游客戶資質而非融資企業資質,已成為眾多中小企業融資的新選擇。商業保理公司的出現,可以補充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某些方面無法提供的資金供給,更貼近中小微型企業的實際情況。保理創新資產端的重要方式,一是以保理為基礎資產推動資產證券化。2017年上半年,保理債權ABS發行225億元,與2016年全年持平。另一方面,則是保理產業基金。“在金融行業整體不良率上升明顯的當前,大多數商業保理公司不良率能夠控制在2%以內,并且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智度股份公告稱。
歐洲央行執委默施:應提高不良資產證券化的透明度
周二(7月4日)歐洲央行執委默施發表公開言論。默施本次講話主要談及了,應該提高不良資產證券化的透明度,以及如何促進不良資產市場的改革創新。默施表示,“處理大量不良貸款的一個可能性可能是為這種貸款創建一個歐盟范圍的模板和報告制度,以增加他們的透明度。”他表示,“設立歐盟不良銀行債務登記冊可能有助于創造一個可持續的市場,為9000億歐元信用的銀行業務負責。”他認為,“我們正在應對銀行面臨的這一負擔,而提高不良資產證券化的透明度和標準可以促進不良資產市場的創新。”
02 金融視角 VIEW
保監會扶實體控風險: 加強對重點公司和領域的風險監管
保監會辦公廳副主任張忠寧表示,強化財產險產品備案管理,2017年上半年備案產品5478個,發現問題不予備案產品293個。指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對71家保險公司4427個保險產品和700個銷售方案進行全面審查,發現問題494處,要求相關保險公司進行整改。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已完成續簽的大病保險項目共覆蓋了8.46億城鄉居民;截至2017年7月末,農業保險累計為190余種農作物提供風險保障1.32萬億元,承保農戶1.44億戶次;截至2017年8月末,累計通過基礎設施債權計劃、股權計劃等方式,直接服務實體經濟重大建設項目金額超過4萬億元。
保險股權轉讓價格分化:“初心不正”股東將被嚴控
眾安在線的高估值,秒殺一眾保險公司,令人唏噓不已。事實上,關于保險牌照的“含金量”始終備受關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對新近的三個保險公司股權轉讓案例測算,發現其中“最昂貴”的保險牌照,每股合計6元,整體估值超過241.38億元;“最便宜”的保險牌照每股1.11元,整體估值超過44.4億元。當然,這與各自的整體規模、經營情況以及收購方的心態相關聯。值得一提的是,近一段時間,放棄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收購保險公司股權,以及轉讓保險公司股權的案例增多,保險牌照似有“降溫”趨勢。對此,南開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朱銘來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保險牌照準入門檻提高,而即使獲得保險牌照也不可“任性”,使得一些社會資本轉入觀望狀態。
八成保理公司未開業,行業面臨三大困境:風險、資金、成本
作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困難的一大重要渠道,商業保理公司自2012年以來迅速發展。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商業保理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6641家,預計到今年年底全行業的保理業務量可達到8000億。然而,飛速發展的同時,保理行業也面臨諸多困境,風險管理、資金來源、成本高企成為三大困境。為降低資金成本,保理資產證券化成為一種資產端的創新。而在資金端,與互聯網金融平臺合作成為一種創新模式。未來,保理行業的監管可能會有所調整,新的監管格局或將帶來行業新的機遇與挑戰,行業正在觀望中。
ST生化重組告吹浙民投收購暫擱 監管層關注要約收購紛爭
9月21日,因狙擊收購方而重組停牌3個月的ST生化宣布重組終止。停牌期間,ST生化管理層共洽談了兩個重組標的:山西康寶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古維克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過最終在合作條件、收購方式、交易價格等核心交易條款上未達成一致意見。雖然兩個重組標的均告吹,不過在狙擊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的道路上仍拖延了3個月,并且出乎意料的是,在ST生化復牌當日,浙民投的要約收購報告書全文并未同步披露。ST生化重組終止前一周,其控股股東振興集團將浙民投天弘、ST生化雙雙告至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業內投行人士看來,上述訴訟可能是導致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報告書未出的原因之一。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接近監管層人士處了解,面對A股嶄露頭角的要約收購,監管層后續會對這類交易和紛爭進行重點關注。
(資料來源:根據網絡新聞整理)